三诺集团于1996年在深圳成立,是一家以“智慧生活”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,致力于通过有价值的创新和科技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。基于“智慧生活创想家”的品牌定位,三诺以“ 智慧家庭、智慧工作、智慧出行”三维立体构建了“硬件加软件、云端加终端”的智慧生活生态产业链。产业横跨声音+生态、智能算力和智慧家庭、能源健康四大领域,业务已拓展至全球100多个国家,是全球领先的音频与信息科技产品研产销平台,未来将发展成为千亿规模的智慧科技产业集团。
三诺始终恪守“你的期待,我的承诺”的经营理念,秉承“品质•服务•价值”三大承诺,以全球独创OPM(Original Planning Manufacturer 原创产品策划设计提供商)商业模式服务全球客户。三诺实施“智慧产业+ 创新投资”双轮驱动战略,坚持以“科技创新+ 设计创新”为发展双引擎,三诺工业设计中心位列全球设计机构第13名。三诺先后荣获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、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、广东省制造业企业百强、深圳市百强企业等荣誉。
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简介
三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立于2017年,位于深圳市,具有联合培养博士后资格,旨在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用平台,服务公司战略业务布局方向和前沿科技创新技术研究,推动公司创新转型和高质量发展,面向海内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。
招聘条件
1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,遵纪守法,无不良记录,身体健康。
2、获得985或211大学的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,或将于本年度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,年龄原则上在 35 周岁以下。
3、诚实守信,品学兼优,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研究素质,能高质量完成博士后工作;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人予以优先考虑。
4、具备全职在三诺集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。
研究方向 | 招聘岗位
企业战略管理
研究方向:产业经济研究、企业战略研究、资本市场等研究方向。专业背景:经济学、金融学、工商管理等专业背景均可。
工业设计
研究方向:工业设计基础研究方向的人体工学和人体3D尺寸测量、AI生成式设计、CMF标准化及编码、3D打印和轻量化增材制造、个性化柔性设计与制造和工业设计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科研方向。
专业背景:人工智能和计算机3D图形学、工业设计、3D打印增材制造、工业互联网和自动化、人体工程学、人工智能3D生成、色彩学、材料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、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等专业背景。
AI大模型算法
研究方向:面向智能穿戴设备的轻量化大模型算法研发;多模态交互(语音/手势/生理信号)算法优化;分布式端云协同学习系统开发。
专业背景:计算机科学、人工智能、数学与统计;需精通PyTorch/TensorFlow,具Transformer模型落地经验者优先。
智能传感器技术
研究方向:微型化多模态生物传感器集成;环境-生理联合感知算法;超低功耗边缘计算传感芯片设计。
专业背景:微电子、生物医学工程、MEMS技术;熟悉CMOS工艺或嵌入式系统开发者优先。
新型材料开发
研究方向:柔性电子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与可穿戴设备中的集成创新(如透气性、生物相容性优化);纳米复合振膜材料开发,提升音箱频响特性与失真控制;智能穿戴专用功能材料研发(轻量化结构、动态散热、自供能材料)。
专业背景:材料科学与工程、高分子化学、声学工程;需具备柔性电子材料制备或声学材料设计经验,熟悉ANSYS/COMSOL材料仿真者优先。
声学方向
专业技能:
①前沿理论掌握:深刻理解当前声学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建模,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声学、心理声学、波动理论、声信号传播与散射、声纳技术等。
②算法实现能力:能够将前沿理论转化为可执行的算法,并在实际场景中验证其有效性,如开发新型沉浸式空间音频算法、多通道波束成型音频上混、下混、多轨分离等技术、音质增强技术包括动态DRC处理、EQ自适应等相关音效技术。
③跨学科合作:具备良好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能力,能够与电子工程、计算机科学、音乐制作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协同工作。
④音频标准能力:对国际音频相关标准较为熟悉并充分理解,能够指导并完成相关音频标准的起草撰写,以及主导相关标准的评审工作。
专业背景:声学、信号处理、物理、电子工程或相关学科专业背景。在声学前沿理论或先进音效算法方面有深入研究者优先。特别是在声学前沿的声学建模、声场分析、信号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、或相关的音效算法硬件开发方面有成功案例的显著成果者。
薪资待遇:面议
报名方式及流程
1、申请人请将下列材料的电子版发至招聘邮箱(hr@3nod.com.cn),邮件标题务必注明“博士后报名+姓名+博士毕业学校+专业”:
1)个人简历;
(2)两位本学科领域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;
(3)拟选课题研究思路;
(4)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,或将于2025年博士毕业的证明材料,由其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(工作站)新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相关证明材料(以前在站经历、评价材料及博士后证书);
(5)博士论文(或初稿)、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;
(6)身份证扫描件、个人免冠2寸彩色照片1张(电子版)。
2、综合考察申请材料,择优组织面试,面试时间另行通知。